9月份,全國大中小學生陸續開學,一群即將由中式教育轉變為西式教育的孩子,也將邁入國際學校大門,開始新的生活。面對教育方式的改變,家長們和孩子們顯得憂心忡忡,能否適應國際學校西式化教育方式?能否順利融入國際教育新環境?需要做怎樣的準備? 針對家長和學生的這一系列問題,新浪教育推出特別策劃專題--“國際學校新生如何適應過渡期
作為初次走進國際學校的學生,要做什么樣的準備?才能更好的適應嶄新的國際化教育,在眾多優秀的學生中脫穎而出?
學生需要做什么?
一、語言上的準備,英文能力永遠是重中之重。
二、學習方法的轉變,尤其是課堂辯論、學習小組方式。
三、社會活動變得十分重要,在俱樂部和社團中的優異表現也會成為申請世界名校的砝碼。
四、對日常成績要重視,西方大學重視高中的日常表現和GPA
家長需要做什么?
有的家長認為國際學校高端洋氣,學業輕松,不得不說的是國際學校不但不會“減負”,反而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。
一、作為家長同時要做思想上的轉變,請從允許小孩“發呆”開始。
二、家長必須提高英語水平,因為國際學校的管理團隊都是西方人,班主任也都是老外。
三、需要對嚴格的校規校紀有準備,和孩子一起遵守學校的行為規范。
四、要習慣在孩子身上拼命尋找上了國際學校之后的優秀特質
南昌心遠中學www.handmadebyshannon.com專業從事于南昌中美班,南昌國際高中,南昌中加班歡迎來電咨詢!